避孕药具都有哪些副作用?

避孕药具,用于健康人群,并非用于疾病的治疗。不论是外源性激素进入体内,还是将一只节育器置入子宫,都有可能给健康的人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

被称作“避孕药之父”的美国化学家杰拉西,在回忆避孕药使用了20年之后,显著的副作用带来了服药的恐惧时,引用了萧伯纳的一句话:“科学从来就不会在不引起十几个新问题的前提下解决一个问题。”

确实,避孕药的合成与应用,恰在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人口飞速膨胀的时期,为控制人口起着不可多得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使用年限增加,一些副作用也显现出来,并逐渐被更多的认识。

宫内节育器也同样,在有效避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让人感觉不适的副作用。

尽管研究人员在不懈努力着,研发新的、副作用少的避孕药具,但是依然不能彻底消除全部人们不希望存在的副作用。副作用就在那里,要看哪些你能够承受!

→→→→→→→→→→→→→→→→→→→→→→→→→→→→→→→→→→→→→→→

先看一些关于激素类避孕药副作用的研究报告:

一、口服避孕药与妇女患癌症的风险(摘自国际在线网)

位于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指出,口服避孕药总体上对妇女健康是有益的,并能帮助其免受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侵害。但是,肝癌已被认为是妇女服用避孕药后产生的严重危害之一,而新的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会增加宫颈癌和乳腺癌发病风险。现在需要专家们进一步研究确定,口服避孕药究竟对妇女的防癌症效果强?还是致癌效果强?

因此,该机构提示,每位服用性激素类药品的妇女,事先都应该和她的医生讨论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的风险或好处。

二、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陈前军编译,摘自全球网)

1.避孕药与乳腺癌类型

口服避孕药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尤其是年轻妇女和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避孕药增加三阴乳腺癌(ER-/PR-/HER2-)发生风险比其它类型乳腺癌更高。

是否服用避孕药对乳腺小叶癌和导管癌的发病没有差异。但使粘液癌和髓样癌的发生风险增加,好在这两种类型预后相对较好。

2.避孕药服用年龄、时限与乳腺癌

多项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开始年龄越早,服用年限越长,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

发生三阴性乳腺癌的风险,18岁前开始服用,其在4564岁期间增加2.9倍;服用超过1年,会使40岁后发病风险增加4.2倍。

另一项研究显示,与30岁以后服用避孕药的人相比,18岁前开始服用者,其乳腺癌发病年龄平均提前4年。在22~25岁开始服用,其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提前3年。

3.避孕药成分与发病风险

尽管与1975年以前生产的避孕药相比,新的配方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水平较低,但并没有消除其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左炔诺孕酮避孕埋植剂和单纯孕激素的避孕药甚至比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风险更高。

2010年一项研究显示,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的主要是药物中左炔诺孕酮成分。左炔诺孕酮也是事后避孕药的有效成分。但是,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子宫内装置,对于乳腺癌发生来说是安全。

2012年一项研究表明,与未使用避孕药的人相比,最近使用避孕药(含有孕激素炔诺醇或高剂量雌激素)其发生乳腺癌风险增加两倍多。而使用含诺孕酯或低剂量雌激素的避孕药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较小。同年的另一项研究报道,注射甲孕酮避孕,如果使用12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患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了2.2倍。

采用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皮下埋植剂避孕人群,乳腺癌发生风险增高,可能与避孕剂的持续性释放方式有关。

三、口服避孕药物与静脉血栓性疾病(摘自国际在线网) 

口服避孕药中的雌、孕激素对机体凝血系统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雌激素能促使促凝系统活性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下降,从而形成高凝状态。孕激素能增加静脉的容积和扩张性,降低血流量,有易患因素的妇女将导致静脉淤血和血栓。

据统计,育龄期女性静脉血栓年发生率低于1/万,而口服避孕药使用者年发生率增至2~3/万,妊娠期女性年发生率则增至11.4/万。

口服避孕药自合成伊始至今,最显著的发展是雌激素减量和孕激素的更新换代。高剂量雌激素(>50ug)及化学结构为甲基睾丸酮类衍生物的孕激素可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不良反应也较明显。现代公认雌激素含量为20~35ug、孕激素中的雄激素活性低的口服避孕药更为安全。但是,新型的口服避孕药并未能降低静脉血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Spitzer等对471例静脉血栓患者及1772例非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口服避孕药使用者较未使用者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性增高4倍,其中最新一代的口服避孕药比之前使用的一代增高1.7倍。

静脉血栓易出现服药早期,最初半年及1年内出现分别为长期服用的19倍和11倍。并与凝血系统遗传性异常状态密切相关,此类患者更要谨慎应用。

四、长期使用避孕药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风险(摘自避孕帮助网)

一项研究表明,服用避孕药达三年或更久的妇女面临着两倍的患青光眼疾病的风险,青光眼是失明的首要原因。该研究是基于对美国40岁以上的3406名妇女的调查,报告在新奥尔良美国眼科年会上发表。那些已经使用口服避孕药超过三年的妇女被诊断为青光眼的可能性是没有服用避孕药的妇女的2.05倍。与服药的品种并无关系。

五、长期服用避孕药增加肝癌发病风险

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性升高,这是否与避孕药的成分有关尚不清楚。在6个欧洲国家进行了此项多中心的病例对照研究,将31765岁以下曾有服用复方避孕药的原发性肝癌妇女作为研究病例,以1060名住院病人和719名普通人群作为对照进行危险性的研究。结果提示:由于肝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乙肝和丙肝病史,在既无肝硬化亦无乙肝、丙肝病史的人群中,肝细胞癌与避孕药服用时间有关;而肝癌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服用避孕药会加速肝癌发病。

六、避孕药与宫颈癌

有研究者通过大量流行病学资料研究,认为避孕药服药达2年者,宫颈癌发生率为第10.9/1000;用药8年以上为每年2.2/1000WHO726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及52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提示:服用与不用避孕药妇女的致癌相对危险性为1:1,但致癌危险性随用药期延长有增加趋势。因此建议用药累计达4年以上者应定期做官颈涂片检查。

七、短期的副作用

与上述那些因药物蓄积而发生的危害相比,短期的副作用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有以下几类:

1.月经紊乱,主要是点滴出血及闭经;

2.体重增加;

3.头疼、头晕,以偏头疼为主;

4.乳房胀痛,小叶增生;

5.阴道分泌物减少,性欲降低;

→→→→→→→→→→→→→→→→→→→→→→→→→→→→→→→→→→→→→→→

相比之下,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简单许多。节育器放置在子宫腔内起避孕作用,不参与体内代谢,因而,副作用不因使用年限长而累积,相反却随使用时间长而明显改善。

常见的副反应:

一、月经改变

表现主要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或点滴阴道出血。

月经过多通常发生在放置节育器后6~12个月,一般2年内好转,有人4~5年才恢复正常。新型的含吲哚美辛的吉妮致美节育器,规避了上诉副反应。

不规则或点滴出血,通常会使得使用者感到很烦躁,但是,任何治疗效果均不显著,需要1年或更长时间可自行改善。

二、疼痛

与节育器有关的疼痛包括下腹痛、腰骶痛、性交痛。疼痛的原因则主要是节育器结构、大小、材质与子宫腔不相匹配造成,恰当选择节育器可以避免,比如选用吉妮系类无支架节育器。
   
三、节育器异位

节育器异位不能算作副反应了,是使用节育器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通常与放置操作不当、节育器外形尖锐、子宫过软过度屈曲有关。医生严格按操作规程放置、使用者定期复查,可以避免异位发生。

→→→→→→→→→→→→→→→→→→→→→→→→→→→→→→→→→→→→→→→

总结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药物由于是摄入体内,副作用多是在蓄积以后发生;而节育器是置入子宫腔的避孕器具,副作用在置器后近期发生,会随时用时间延长而减轻或消退。并且,选择正确恰当的节育器,副作用会明显减少甚至可以不发生。

本文提供给已经完成家庭生育计划,需要长效避孕的女性参考。

 

 

 

 

(郑鹂  供稿)

分享按钮